房地產開發的黃金時代已然落幕,由它派生出來的物管行業,卻因為掌握了線下流量密碼,行至突圍與蝶變的重要窗口。尤其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在一些小型物管企業的地產母公司爆雷之后,頭部物管企業跑馬圈地的步伐進一步加快,行業收編洗牌快速展開,逐步呈現出幾大巨頭戰國爭霸的格局。
變革已經開始,頭部物管公司正在試圖打破原有“保安+保潔”的業務邊界,顛覆“以成本定價”的“點人頭”傳統模式,試圖以服務品質獲得溢價。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已有59家物管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另有6家已交表并在上市進程中。短短兩三年時間,憑借資本市場的助力,以及疫情下居民對物業管理的觀念轉變,物管企業逐漸擺脫房地產的附屬身份,步入自己的高光時刻。物管行業最早進入資本市場的視野,是依托于其龐大的客戶群體,掌控著與客戶線下鏈接的“最后一公里”。在流量時代,但凡掌握了足夠龐大的客戶資源,就足以給市場充分的想象空間。
幾家脫胎于大型房地產企業的物管巨頭,都以在管的數千個住宅小區或商業樓宇為業務開展的基本盤,為數百萬家庭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坐享穩定的服務收益。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之下,物管行業開始打破社區邊界和業務限制,涉足的領域日益寬泛。傳統物業的發展邊界被徹底打開,行業賽道價值被重新認知。
保利物業研究院判斷,物業服務所提供的民生價值和戰略支撐是巨大的,如果量化的話,各項服務可預估的商業價值如下:環衛一體化約4000億、職業教育約1000億、零碳樓宇約2500億、河湖水域保潔約50億、地鐵約300億、醫療機構8200億……發展空間肉眼可見,問題同樣顯而易見。保利物業總經理吳蘭玉表示,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于構建新的市場秩序,而前提又是現有物業服務模式的變革突破,通過生產要素的標準化、規范化、體系化、秩序化,對產品能力和產業模式進行升維。
“麥當勞擦桌子有固定的流程,既定的步驟。”吳蘭玉說,這就是服務標準化的例子,而物業管理未來就是要實現這樣的標準化,當然,最后的目標是為這些標準化的服務定價。
摒棄人頭計價模式,讓服務成為客戶愿意買單商品,或許才是物管巨頭們在拓展業務外延的同時,想要同時達成的目標;如同貝殼對于傳統中介行業的顛覆一樣,物管行業,也要推動一場革命。
據了解,頭部物管企業都已經簽下了數量不菲的公共服務業務,比如萬物云承接了珠海橫琴島、廈門鼓浪嶼的管理,保利物業以西塘古鎮為起點,將管理范圍延伸至周邊多個市鎮。此外,機場、地鐵站、圖書館、高校等等,都是物管頭部巨頭們跑馬圈地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