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堅持用大歷史觀來看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只有深刻理解了‘三農’問題,才能更好理解我們這個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
在《求是》雜志新近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刻揭示了“三農”問題和我們黨、國家、民族內在的本質聯系,極大深化了我們黨對“三農”問題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轉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凸顯,城鄉發展不平衡成為最大的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成為最大的不充分,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戰略地位、發展規律、形勢任務、方法舉措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做好“三農”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必須著眼國家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措施要硬,執行力要強,確保穩產保供,確保農業農村穩定發展”。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小康目標能否如期實現,關鍵取決于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沒有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底線任務不能打任何折扣,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承諾不能打任何折扣”。“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農民小康不小康,關鍵看收入。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
——“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新時代‘三農’工作必須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來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下決心調整工農關系、城鄉關系,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推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來把握和處理工農關系、城鄉關系”。
——“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應該主要裝中國糧。這是從戰略上考慮的。要嚴守耕地紅線,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落地,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防止糧食生產出現大的滑坡”。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要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各級黨委要加強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各級領導干部都要重視‘三農’工作,多到農村去走一走、多到農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農民訴求和期盼,真心實意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推動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是我們黨“三農”工作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