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回想起過去的物業,往往與單位傳達室聯系起來。幾位退休的大爺大媽看看門、打掃打掃衛生,臨時收發個信件報紙,象征性地收取一點衛生服務費。那個時候的物業,工作單一,任務單純,壓力不大,還處于默默無聞可有可無的地位。
但現在的物業經過40余年的茁壯成長,已很難找到過去傳達室的影子。物業經歷了從迷茫期、規范期、跨越上升期到規模化發展期四個階段的發展過程,不但現金流穩定,而且政策支持,資本青睞,因發展潛力巨大而大放異彩,越來越多的物企成為“獨角獸”企業。
有幾個事實可以印證這些。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在整個“十四五”規劃中,共有6次出現“物業”字樣、共有25次出現“社區”字樣。相比“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對物業、社區的關注度和要求明顯提升(“十三五”規劃14次提及“社區”,并未提及“物業”一詞)。
住建部等十部委《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勵物企向增值領域延伸,探索“物業+生活服務”模式。住建部等《關于推動物企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鼓勵物企構建智慧平臺,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通過分析這些政策可以看出,現階段物業服務企業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不能視而不見。現在正是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的時候,從上市物企的年報就能看出來,多家物企通過內生增長、并購整合、市場外拓等多重因素加持下,集中精力開拓市場、拓寬業態類型、開展并購整合、提升區域密度,物業服務的場景和規模不斷突破。
2021年50家上市物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值達1116.05億元,均值為22.32億元,百億營收陣營增至5家,凈利潤高于10億元的有6家。這在疫情大環境下取得的優異成績讓人贊嘆和佩服!
相較于多數物業的母公司房地產公司來說,物業公司是真正的全周期輕資產運營管理服務,具有高專業壁壘和廣市場空間特征,尤其是長期成長性與消費零售額掛鉤,有較強的競爭力和稀缺性,具有抗通脹、抗周期屬性,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物業公司也是一個科技范兒十足的潮地。多數建有數字科技研發中心,園區數字化管理,遠程設備平臺,數據集成平臺,智慧人車通行,高效線上服務,智能供需匹配,這些數字平臺應有盡有并投入使用。
有些物企每年還會將凈利潤的一部分持續穩定地投資于科技研發,業主可以享受到智慧物業科技帶來的各種便利。
物業公司也是人才濟濟的高地。每年通過校招、社招網羅一大批985、211畢業的優秀高素質人才,通過自辦的商學院培養渠道,一些鴻皓生、仕官生、點將生在物業公司脫穎而出,成長到管理層梯隊,實現了入職夢想,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傳奇。
若是沒有大量的人才儲備,紅色物業、綠色物業、智慧物業咋落地?物業利潤的翻倍是大風刮來的嗎?絕對不是。
同時,物業公司也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安置了大量的大學生、退伍兵、農民工等,也為40、50、60人員就業創造了勞動崗位和機會。
有些人對物業公司“一高一低、兩頭冒尖”的從業人員結構,頗有微詞,還有點看不上。
我想說的是,不要因為他們從事服務行業就去歧視這些勞動者。
雖然在人們傳統印象中,職業還有體制內與體制外之分,但不管體制內或體制外,都需要有人去從事某種職業,少了任何一個職業或崗位,整個社會運轉系統就缺少了重要一環,這會造成相互脫節,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實際上,不管是保安保潔,還是律師醫生老師警察,其本質,說白了都是通過勞動價值來換取物質上的收益。
靠自己的雙手養家糊口,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就值得所有人尊重!
其實,許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從業者并不代表著業務技能不高。這不是驕傲也不是自大,平時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很多基層的物業人掌握的技術、技能、技巧都是智慧和體力以及敏捷的共同作用,是單一的腦力勞動者完全無法比擬的。仔細想想,我們身邊是不是很多這樣的人?!
你看,不管是保安保潔客服工程綠化,哪一個工種沒有技術積累和實操經驗都上不了崗。哪一樣都需要技能技巧,同時還需要充沛的體力。
每一個居住環境舒適的小區,都有物業人在背后默默的堅守和付出。門崗值守、監控值班、園區巡邏,都是24小時不間斷進行;環境保潔、設備維修、園區綠化,只要有問題,物業人基本上隨叫隨到。
離開了物業人,估計是門崗無人值守危險重重,電梯險象叢生無人敢坐,垃圾堆積如山臭味難聞,綠化殘枝敗葉土層裸漏,房價貶值不斷下滑,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隔行如隔山,尤其是物業工程崗位,哪一個維修師傅沒有個三五年的實踐鍛煉,面對復雜的專業技術問題能夠手到擒來?普通人別說去維修解決問題,那些密密麻麻的線路,看著都讓人頭疼。
只要技能水平稍不達標,其帶來危害程度就遠遠不是念錯一個文件能比的。試想一下,如果正在運行的電梯突然失控,會是什么概念?
更何況,物業人夏天還要承受高溫戶外作業,冬天要忍受嚴寒爬高上低,樓道照明燈不亮、衛生間小便池不能沖水、下水管道爆裂......一聽說哪里出現問題,總是一路小跑奔赴現場,快速地檢修維修。
遇到棘手問題,不管是領導還是員工,都是一起上,有時要工作到深夜,甚至需要連續幾天處理,熬個通宵也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他們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不怕繁瑣,總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業主,把最臟的一面留給自己。可以問問干過物業的人,有哪一個沒被釘子扎過手、沒被灰塵迷過眼、沒被腳手架碰過頭、沒被業主訓斥過?他們總是隨叫隨到,不求回報,堅守平凡的崗位,牢記愛崗的初心,詮釋著敬業和執著。
這樣的恒心、這樣的毅力、這樣的風險、這樣的吃苦耐勞、這樣的技能要求、這樣的勞動強度、這樣的工作環境、這樣的薪資待遇……物業人咬牙堅持了下來,絲毫沒有怨言,絕對值得尊敬。
話說回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再好的行業、再好的群體,出現一兩個影響行業形象的人和事也不足為奇,物業行業也不例外。
再好的物業也有業主不太認可的項目,再差的物業也有業主十分滿意的項目。這些現實現象,總是魔幻的存在,而又一分為二,你不得不承認。
有些物業管理不到位,服務跟不上,收費不透明,就像不滿意的業主評價的那樣“只管收費,不管其他”,這樣的物業也不是沒有。
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人們困在原地,物業積極參與小區治理的能力因此被發現,全網一片感動點贊叫好之聲,就連央視還在黃金時間推出專題片《物業英雄》。
但到了下半年疫情過后,同樣的物業遭遇的卻是冰火兩重天,有些對物業不滿意的業主敲鑼打鼓送黑旗,這些鬧劇時不時上演,讓人哭笑不得。
一些對物業公司服務質量、服務態度很不滿意的業主,往往采取拒交物業費的方法經濟制裁物業。拒交物業費的現象,幾乎存在于各個小區。
但梳理業主拒交物業費的原因,最典型的有房屋漏水、房屋空置、財物被盜丟失損壞、鄰里糾紛、收費不規范不透明、服務質量不佳等幾個方面,這些理由看起來很充分,但實際上沒有多大價值。導致很多時候業主認為必勝的官司,最后輸的卻是自己。
這是對于物業服務、對于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太匱乏,也是認知不同造成的理所當然,還真與物業公司關系不大,法院一般不支持這些理由。
至于為什么我不建議你拒交物業費,我會在另一篇文章里告訴你原因。
業主認同不認同物業,主要是由他的服務決定的,服務是全方面的服務,不是單一的服務。所以,物業的定位非常關鍵,物業不是游離于業主之外的生活服務商,而是和業主充分融合的運營服務商。
搞好精準服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業主需要的服務,而不是物業企業能給的服務;另一個是業主個性需求的服務,不只是公共區域的服務。
從門崗有人值守、環境有人維護、設備設施有人維保、報事報修有人對接的人人界面,轉而適應更加便捷高效的人機界面,讓簡單的工作交給機器,以產品的“質”(服務),去換取同等的市場“價格”(物業費標準),讓物業人成為生活的組織者和快樂的陪伴者,這才是物業的出路。
至于那些廣受業主垢病,而又一意孤行的物業,業主用不著與他們一般見識。那些擺不正位置的物業,早晚都會淘汰出局。主要原因在于,隨著共同富裕執政理念的深入,物業收費管理、公共收益管理重回監管視線。公共收益過去是一些物業公司賴以生存的基礎,減少或失去這部分收入,小物企將步履維艱,大物企將迎來發展機遇。
最后,我想說的是,縱然外部環境形勢嚴峻,物業行業競爭不斷升級,但在政策支持、城鎮化進程推進、社會認可度提升、智慧科技應用等因素助推下,不管你認可不認可物業,在增量供應和存量挖掘兩大渠道支撐下,物業行業仍然處于上升期,市場空間將延續快速增長的態勢。
所以,不要小瞧物業人和物業行業!
來源:中原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