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春耕生產正從南到北展開。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下沉一線服務指導,積極助力春耕備耕。
圍繞夯實糧食高產穩產基礎,系統指導秸稈科學還田。3月初,生態總站印發《2022年春耕期間東北地區秸稈還田指導意見》,依據雨雪和氣象情況,針對玉米、水稻等主要農作物秸稈覆蓋、粉碎、翻埋等多種還田模式,細化操作規程,實化參數指標,同時強化對還田地塊的科學管理,促進秸稈高質量還田,夯實糧食高產穩產的基礎。
聚焦重點作物、重點區域,推動實施地膜科學使用回收。制定印發《2022年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技術指導意見》,針對重點用膜地區春耕生產特點,聚焦玉米、馬鈴薯等主要糧食作物,大力推廣地膜科學使用技術,切實做好全程技術服務,提升農戶綠色生產意識。啟動實施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在重點用膜地區,今年將向各地推廣加厚高強度地膜5000萬畝、全生物降解地膜500萬畝,從源頭減量、使用管理和末端回收全過程一體推進,系統解決傳統地膜回收難、替代成本高問題。
圍繞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畜禽糞污肥田利用,扎實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組織人員赴江西、安徽、寧夏、山西等地開展調研,指導各地在保障農業穩定生產前提下,科學使用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加強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實施。印發面源污染專家指導組工作方案,總結推廣南方平原水網區、南方丘陵山地區、華北平原區和西北干旱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關鍵技術與模式。在全國17個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聯合攻關基地,組織開展鎘低積累作物品種和治理修復產品試驗示范,為農產品安全生產提供技術保障。
圍繞減少糧食等農產品損失,精心組織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針對草地貪夜蛾、福壽螺、節節麥、馬鈴薯甲蟲、黃花刺茄等重大危害玉米、水稻、小麥和馬鈴薯生產的外來入侵物種,積極組織專家編制140余種重大危害農牧漁業生產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指導技術手冊,指導各地編制“一蟲一策”防治方案,合理運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種綠色防治手段,打響蟲口奪糧保衛戰。
圍繞支撐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加快推進生態農場建設。在全國全面開展生態農場建設工作,指導各地因地制宜推廣應用產地保育、投入品減量、田園生態系統構建、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清潔加工及綠色收儲運等生態農業技術,總結推廣生態農業建設模式,讓生態農場成為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措施落地的有效載體,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